News Hacker|极客洞察

🤔Carlo Rovelli:时间是幻觉——关系性物理、哲学与可证伪性争议
又一位物理学家提出不可检验的终极现实观了?

🎯 讨论背景

Carlo Rovelli 是以关系性量子力学和 loop quantum gravity(环量子引力)研究闻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近期的论述把时间解释为一种视角性或涌现现象,并借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说明时间之箭的来源。 Hacker News 的评论既有对这种哲学化表述的兴趣,也有要求将之连到可证伪实验的怀疑与批评。讨论中提到的替代理论包括 Lee Smolin 的 Causal Theory of Views(试图从事件关系重建时空)和 Wolfram 的 Digital Physics(计算宇宙思想),并有评论者链接到 arXiv 论文与过往 HN 帖子作为反驳或补充。 核心争论集中在“时间是否为基本实体”“关系性解释能否给出可实验预测”与“哲学在物理学中应扮演何种角色”三方面。

📌 讨论焦点

Rovelli 的时间幻觉与哲学主张

Rovelli 主张时间可能是幻觉,用“天空每日旋转”的比喻和“视角性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说明时间之箭只在特定观察者/低熵条件下显现。 他强调物理学界需要哲学来帮助提出正确问题,而不是一味追逐投机性想法,这在他的演讲和视频中被反复提及。 评论中有人引用这些观点表示认同,也有人指出这样的表述把问题哲学化但未给出明确的实验路径。

[来源1] [来源2]

可证伪性与实验检验的怀疑

多位评论者批评此类主张缺乏可证伪性,直接指出“物理学家提出新理论却不给出可实验检验的方法”是科学方法论上的重大问题。 有人将这种倾向类比为技术界把精力放在优化指标而不质疑指标本身,强调提出可测预测比单纯的哲学讨论更有价值。 评论还指出质疑自身假设的稀缺性加剧了对仅为概念重述的怀疑,要求把理论连到可观测的实验或计算上。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时间被重新命名而非消失的怀疑

怀疑派认为所谓“时间是幻觉”的理论往往只是把时间隐入其他概念,如“dynamics”“rule application”“evolution”等,从而并未真正消解时间的角色。 评论具体举例把这种思路与 Wolfram 的 Digital Physics 类比,指出模型中仍有类似“ticks”或状态变换的序列,且理论叙述不可避免使用时间性语言,说明仍存在某种坐标或秩序。 还有人提出哲学化的全态共在(所有可能状态已存在,规则决定状态序列)的图景,但批评者认为这更像形而上学而非能被实验检验的物理理论。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来源5] [来源6]

关系性物理与 Smolin 的替代理论

评论把 Rovelli 的观点放在 relational quantum mechanics(关系性量子力学)的框架内,强调物理属性是通过系统间相互作用(relations)被定义的。 Lee Smolin 的 Causal Theory of Views (CTV) 被提作并列但方向不同的尝试:CTV 设想时空从事件/关系涌现,但更倾向于把时间视为真实而空间为涌现,两者在‘关系性原则’上有共通点但在时间本体论上分歧明显。 评论中引用了 Smolin 的 PIRSA 演讲与访谈作为深入资料,认为这些大胆方法都是为长期未决的量子引力基础问题寻找新路径。

[来源1] [来源2]

先前讨论与反驳文献链接

有人贴出早期 Hacker News 讨论(2018 年多次关于 Rovelli 的帖子)以及反对论文(如 arXiv:2105.13338)和个人博文,表明该议题已在社区反复被检视。 这些链接被用来补充技术细节或提供不同立场的论据,提示读者查阅更深入的数学或论证而非把当下帖子视为孤立的新发现。 社区通过历史讨论和文献交互,试图将哲学式表述与可发表的技术反驳或补充连接起来。

[来源1] [来源2]

📚 术语解释

Relational quantum mechanics(关系性量子力学): 一种量子力学诠释,认为系统的物理属性只有在与其他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意义;该观点由 Carlo Rovelli 等人推广,用以讨论观测、测量和时空如何通过关系定义。

Causal Theory of Views (CTV)(视角因果论): Lee Smolin 提出的尝试性理论,主张时空从离散事件或关系网络中涌现,强调用因果事件/视图重建局域性与非局域性,并在本体论上更倾向于把时间视为真实。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热力学第二定律 / 熵与时间之箭): 描述孤立系统熵非减的物理定律,常被用来解释时间单向性(时间之箭);Rovelli 将其作为把时间解释为“视角性”或涌现现象的物理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