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Hacker|极客洞察

126 3 天前 ben.page
🤖Claude Code 网页版:方便的原型工具 vs GPT‑5 Codex 的强力一枪命中
把生产代码交给网页 AI 自动提交,你放心吗?

🎯 讨论背景

原帖作者称喜欢在网页上用 Claude Code 做原型并分享了用 Codex/Claude 等模型快速搭建项目(例如 pine.town —— 一个无限协作像素画布)的经历。讨论围绕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含 Web 与 CLI)、OpenAI 的 GPT‑5 Codex、Sonnet 等模型在准确性、风格(谨慎的配对式 vs 一枪命中式)、速度、工具调用能力和工作流集成上的差异展开。评论还涉及提示工程与配置文件(AGENTS.md/CLAUDE.md)、Codex 的 plan mode、devcontainer(开发容器)支持缺失、CLI 的稳定性/性能问题以及定价与配额对业余开发者的影响。很多人给出混合工作流与替代方案(用 GPT‑5 Pro 写规范、用 Codex 执行,或在 VPS/Replit/NixOS 上自建环境)以及实际案例来说明各自的权衡。

📌 讨论焦点

模型对比:GPT‑5 Codex、Claude Code 与 Sonnet

评论里普遍把 GPT‑5 Codex 描述为能生成更详尽且更容易直接运行的代码,作者和多位评论者都提到 Codex 经常能修复 Sonnet 写错的地方并“一次性”完成复杂任务。缺点包括响应慢、更贵且有时会过度修改大量文件或试图一次性做太多改动,导致需要多轮精修。Sonnet 4.5 被频繁评价为速度快但准确性不足,而 Claude Code(尤其是网页版)则更谨慎、善于澄清需求并保持作用域窄,工具调用(如跑测试、调试)能力也被多次赞赏。许多用户采用混合策略:用快速模型做探索或原型,用 GPT‑5/Codex 做复杂实现,或先用 GPT‑5 Pro 写规范再交给 Codex 执行以减少失误。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来源5] [来源6] [来源7] [来源8]

工作流与界面:网页版、CLI、IDE 与部署流水线

评论详细比较了网页版和 CLI 的优劣:网页版便于在手机上随手做 MVP、快速原型和即时部署 review app,但在可复现环境(如 devcontainer)与某些本地工具支持上存在限制。CLI 或本地整合(把 token 放到 VPS、用 tmux 持久化)被认为更适合长期开发和复杂依赖,同时有人通过自建 VPS 或 Replit/NixOS 规避网页版环境限制。提交/PR 的工作流差异也被强调:部分用户偏好 Codex 在 PR 中的协作体验和以用户身份提交的流程,而 Claude Code 需要在 CLAUDE.md 或设置中显式配置“以我名义提交”。另有产品把“在任意设备上编辑并即时部署 review app”作为卖点,便于非工程人员或远程场景快速迭代。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来源5] [来源6] [来源7] [来源8]

提示工程、计划模式与 agent 配置(AGENTS.md)

评论中多次提到通过 AGENTS.md 或系统提示来约束 agent 行为,具体例子包括在系统提示写入“不要做除请求以外的修改”或“不要写任何代码”等,以防模型越界。Codex 有所谓的 plan mode(网页 repo 旁的“+”按钮)可以先生成规范/任务清单再改代码,很多人也用 GPT‑5 Pro 来编写规范然后把执行交给 Codex,从而把“规划”和“执行”分离。实践经验还包括频繁重置上下文、把大任务拆成逻辑连贯的小任务,以及让模型“质疑你”的策略,这些都是为了减少模型走偏并提高稳定性。系统提示和模型内置风格高度耦合,评论指出直接替换模型常常无法得到相同效果。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来源5]

稳定性与工程质量问题

不少用户抱怨 Claude CLI/Code 存在实际工程层面的严重问题:内存泄漏、高 CPU 占用、一个共享 JSON 文件频繁序列化/反序列化导致 IO 阻塞、工具调用错误以及会话中断等,导致长时间使用时体验变差。有人具体描述 JSON 文件迅速增长到 20MB+,多个实例同时访问时整个界面会卡顿甚至无响应。相比之下,Codex CLI 虽然响应较慢但被多次描述为更稳定,不会出现像 Claude 那样频繁的硬卡或死循环。由此衍生出对大厂在编码工具工程投入不足的批评,认为模型能力强但周边工具的健壮性仍需大量打磨。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来源5]

成本、配额与替代方案

价格与配额显著影响用户选择:评论里有人抱怨 $20 的额度对日常编码很快不够用,而 $200 又太贵,缺少中间档位(如 $100)使得业余项目受限。因此部分用户转向更便宜或免费的替代方案,例如通过 DeepSeek 平台、Zed + Qwen CLI + 免费 Grok 的组合,或期待用本地硬件(如 Cerebras)和开源大模型(Qwen Coder 480B、Grok 3)实现离线部署以降低成本与风险。成本敏感性尤其影响爱好者和小团队的长期使用决策,推动他们混合使用不同模型与托管选项。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实践案例:MVP、教学与创意项目

多个评论分享了用这些工具快速完成的实际项目作为证据:例如有人用 Codex 在两天内从零前端经验做出 pine.town(一个无限协作像素画布),也有人用 Claude 快速构建图标编辑器或将纸质单词表生成 Anki 风格学习卡并做成简单界面。网页版的即时性与移动可达性被反复提及,适合在走路或看比赛时把灵感变成可交付的 review app,再把会话传回本地机器继续测试。与此同时也有声音指出资深开发者已长期使用远程容器与 CI 流水线,网页 IDE 对他们而言并非革命性改变,而是降低了非工程人员的入门门槛。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来源4] [来源5]

隐私与公开提交的担忧

有用户担忧 Claude Code 默认在公共仓库创建公开分支或 PR,会把一些试探性、草稿式或有些尴尬的修改留在开源记录里。相比之下,Codex 提供更手动的控件(例如只生成 .patch 或在用户确认后再提交),许多人希望把“推送”和“创建 PR”改为显式的人工确认步骤。对公开提交的顾虑促使一些用户在使用网页版时更谨慎,或选择先在 fork/私有分支上试验再进行公开合并。

[来源1] [来源2] [来源3]

📚 术语解释

Claude Code: Anthropic 提供的编码交互产品/agent,既有 Web 版也有 CLI,可运行测试、编辑代码并生成 PR,支持通过 CLAUDE.md/AGENTS.md 等配置文件定制 agent 行为。

gpt-5-codex (Codex): OpenAI 的 GPT‑5 系列中面向代码生成的变体(通常简称 Codex),在评论中被认为能生成更详尽且更易运行的代码,但响应较慢且容易做大范围改动。

Sonnet 4.5: Anthropic 的一个模型变体(Sonnet 4.5),响应速度较快但在评论里被多次指出准确性或稳定性不如 Codex。

AGENTS.md / CLAUDE.md: 用于为编码 agent 提供初始系统提示与行为约束的配置文件,开发者可以在其中写入规则(例如如何提交、哪些改动允许)来影响 agent 行为。

plan mode: 一种在编码 agent 中先生成规范或任务清单再实际改码的模式(Codex 在网页中有对应的 plan mode),用于把规划和执行分离以减少误改。

devcontainer: 开发容器(如 VS Code devcontainer),通过 Docker/Nix 等技术提供可复现的开发环境,评论指出 Claude Code Web 当前对 devcontainer 支持不足会限制复杂依赖的工作流。